乍聽 "文武廟" 這個地點, 不以為有什麼特別之處, 到了才知文武廟與 "文開書院" 合成一處, 是個庭院廣闊, 綠樹成蔭的風景古蹟. 周圍以磚砌矮牆與外界區隔, 左右各有一個角門.
角門之一
綠意盎然的庭院 (前面)
綠意盎然的庭院 (左方, 靠文開書院)
綠意盎然的庭院 (後方)
建築的中央是文祠, 主祀文昌帝君, 廊沿下立著的木座掛滿考生們的祈願卡.
掛滿祈願卡的木座
武廟位於文祠的右方, 主祀武聖關公, 廟後方還有一方石碑刻著 "忠魂" 二字.
文祠武廟的建築都已翻修, 外觀頗新, 比較不像古蹟, 倒相台北圓山的 "昨日世界". 可是文開書院卻出乎意外的充滿著濃濃的古意.
據在此協助的志工所言, 921地震時整座書院幾乎都被震垮, 唯一幸免的只有書院大門, 也就是憑藉著這僅存的大門, 得以申請到 "國家三級古蹟", 才有更多的經費可以維修這裡.
文開書院大門
屋頂橫多有嚴重蠹痕
門前石柱對聯為清代 "同知" 所題
文開書院供奉著至聖先師孔子, 是鹿港的最大最早的學院, 也是全台首屈一指的私塾學院.
院中還保留舊時的教室的模樣, 前方庭院有一水塘名為 "泮池" , 皆與期望科舉中第有關的設施. 現在這裡已經聽不到讀書聲, 只可以聽見在此晨運的民眾播放音樂歌唱聲; 也看不到低頭苦讀的莘莘學子, 倒是川流不息的遊客處處可見.
教室裡
泮池為半圓型池塘
逛過一圈鹿港古蹟景點, 文武廟及文開書院是讓我最最流連的, 偌大的庭院令人整個神清氣爽起來, 三座建築間的聯繫門牆滿是建築趣味, 悠遊其間更是驚喜無限, 心中不由昇起這樣的感想: 鹿港人真是好幸福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