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彰化扇形車庫


衝著 "台灣唯一世界唯二的現存鐵道扇形車庫" 的名號, 又是搭台鐵到彰化的, 說什麼也要去這個鐵道車庫看看.

其實只要搭火車, 就會從這個車庫旁邊經過, 可以匆匆一眼看到整個車庫. 車庫位於彰化火車站北方, 南下時看到右方出現車庫, 表示彰化站就快到了; 北上時, 火車駛離彰化站, 車庫很快就會出現在左手邊.

雖然扇形車庫距離彰化車站很近, 但要參觀時卻無法從彰化車站直接過去, 必須出車站過民生路的地下道才能到達車庫大門. 只要在守衛室登記一下, 就可以入內自由參觀. 

車庫佔地不算太大, 扣除建築及設施, 所餘空地並不多. 當天到此參觀的團體與散客把大轉盤旁空地上的樹蔭擠得滿滿滿, 想不到這裡也是超熱門的觀光景點呢!

車庫主要有十二股維修道與一個大轉盤, 有三台珍貴的古董級蒸氣火車頭停在其中三股道上, 供民眾參觀展示.  轉盤上的軌道可以與所有維修道及連外鐵道連接, 火車頭停在轉盤上, 由工作人員轉動轉盤並固定軌道連接處, 這列火車頭就可以開到預定的軌道上了.

當天很幸運親眼目睹了維修好的火車頭, 開上轉盤後再開上連外軌道後離去, 過程又神奇又震撼: 人類用智慧, 僅僅運用三兩人的力量, 就可以把龐大的車體隨意移動搬轉, 而這個碩大物體只能連連發出 "ㄛㄛㄛ" 的順服聲響而已.




 扇形車庫景觀
 
轉盤上的鐵軌



三台珍貴的古董級蒸氣火車頭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彰化八卦山公園


利用到鹿港旅遊在彰化轉車的機會, 順道參觀了彰化的著名兩個景點, 八卦山與扇型車庫.

因為不曾到過彰化, 一直以為彰化地標的八卦山大佛就是一座大佛而已, 想不到竟是那麼一座規劃完善, 風景優美的大佛公園.

八卦山大佛本身外觀是佛像, 內部卻是中空的, 有展示空間和迴旋樓梯可達佛像眼睛部位, 神像背部還有好幾個窗戶,  兩眉間的印堂痣就是一個瞭望窗口, 因三樓以上的樓梯拉上了封鎖線, 所以無法到達頂端.


大佛正面

大佛背面, 可見兩排窗戶 


從大佛背面的窗戶看出去,
位於佛像後方的巍峨大殿一覽無遺

除了大佛和建築宏偉的大殿, 還有兩座七層佛塔, 規模也不亞於大殿. 大殿兩側有迴廊通道大佛兩側, 後方除了雙塔還有庭園造景, 大公園中別有小洞天, 又緊臨彰化市區, 無怪乎老老少少歡樂徜徉其間. 


大殿兩側後方各有一座七層佛塔
遠景為高樓林立的彰化市區

兩塔之間有一庭園, 其間曲橋水瀑,
池中悠游著各色錦鯉



庭中佈的石頭陣, 不知喻意為何 ?


古色古香的庭園與迴廊


這裡還有一項非常特別的景觀,  就在公園大門口, 有好幾個攤販, 擺著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各種禽鳥蛋. size從大至小,  有鴕鳥蛋, 鵝蛋, 火雞蛋, 鴨蛋, 雞蛋, 鳥蛋. 白色是鹽烤的, 茶葉滷就變褐黑的. 真得不得不佩服攤商的創意, 以及覓得完整貨源的本事. 

超壯觀的賣蛋攤位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慢遊鹿港小鎮---逛老街


到鹿港, 沒逛過老街, 就不能說到過鹿港. 所謂老街是泛指瑤林街,埔頭街附近, 依然保留昔日建築的小巷道, 是舊日鹿港最繁榮的地區.

現在這裡還是鹿港最熱鬧的地方, 假日的觀光人潮把整條街擠得滿滿的, 琳琅滿目的商店, 各式各樣的小吃, 真是目不暇給, 走在街上還沒看清楚兩旁景物, 經常身子就被人潮給推走了, 根本來不及看.

                                 有名的景點  "半邊井"

很有特色的各式商店之一
古早味的柑仔店
復古風的咖啡廳


老街裡的住家很有古早味, 保留著很多傳統瓦房, 有些住家前面還有小院子, 加上磚砌的圍牆, 儼然就是一個小小的四合院.

各式傳統民宅


傳統建築中有很多類似現在 "樓中樓" 的結構, 造型多樣而已巧妙, 很有特色, 在逛鹿港老街時可以多加留意觀察.




除了硬體的建築很有看頭外, 軟體的特產小吃飲品也很不一樣, 一趟逛下來, 包準可以吃得又多樣又飽足.
麵茶
桂花酸梅湯

時髦的現在商店, 在鹿港也入境隨俗地增添幾多古早味, 真是有趣.



在老街與中山路中間有一條小巷, 名為車後巷, 巷兩旁都是老街或中山路的店面的後門, 因為沒什麼可逛, 所以沒有什麼人在逛. 因為自古以來就是後巷, 是以有防禦盜賊的隘門, 這種設施在昔日可起很好的防盜功能, 本來有三道, 現僅存這道 "門迎後車" 的隘門了.





老街巡禮一趟下來, 對鹿港人保護自己家鄉古蹟的努力好生敬佩,  就是因為這種精神, 使得鹿港這個小鎮愈來愈有特色.

慢遊鹿港小鎮---文武廟&文開書院

乍聽 "文武廟" 這個地點, 不以為有什麼特別之處, 到了才知文武廟與 "文開書院" 合成一處, 是個庭院廣闊, 綠樹成蔭的風景古蹟. 周圍以磚砌矮牆與外界區隔, 左右各有一個角門.




角門之一

綠意盎然的庭院 (前面)
綠意盎然的庭院 (左方, 靠文開書院)
綠意盎然的庭院 (後方)


建築的中央是文祠, 主祀文昌帝君, 廊沿下立著的木座掛滿考生們的祈願卡.

掛滿祈願卡的木座

武廟位於文祠的右方, 主祀武聖關公, 廟後方還有一方石碑刻著 "忠魂" 二字.



文祠武廟的建築都已翻修, 外觀頗新, 比較不像古蹟, 倒相台北圓山的 "昨日世界".  可是文開書院卻出乎意外的充滿著濃濃的古意. 

據在此協助的志工所言, 921地震時整座書院幾乎都被震垮, 唯一幸免的只有書院大門,  也就是憑藉著這僅存的大門, 得以申請到 "國家三級古蹟", 才有更多的經費可以維修這裡.

文開書院大門

屋頂橫多有嚴重蠹痕

門前石柱對聯為清代 "同知" 所題

文開書院供奉著至聖先師孔子, 是鹿港的最大最早的學院, 也是全台首屈一指的私塾學院.

院中還保留舊時的教室的模樣, 前方庭院有一水塘名為 "泮池" , 皆與期望科舉中第有關的設施.  現在這裡已經聽不到讀書聲, 只可以聽見在此晨運的民眾播放音樂歌唱聲; 也看不到低頭苦讀的莘莘學子, 倒是川流不息的遊客處處可見.

教室裡

                                     泮池為半圓型池塘


逛過一圈鹿港古蹟景點, 文武廟及文開書院是讓我最最流連的, 偌大的庭院令人整個神清氣爽起來, 三座建築間的聯繫門牆滿是建築趣味, 悠遊其間更是驚喜無限, 心中不由昇起這樣的感想: 鹿港人真是好幸福ㄛ!